欢迎光临财经时讯【河北工人报金融周刊·燕赵税务网站】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财经时讯 > 文体博览 >

苑竹山水画作品赏析:放怀天地外 得韵山水间

发布时间:2021-04-19 14:09:57

        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厚重的表达,是一个民族共有的情怀。自然山水激发了人们的诗性,而山水画是古往今来世人表达精神层面的呈现。山水的静美与博大契合了当下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神游,画面中,不论是温润丰茂还是沧桑枯寒都是观者境随心转的映射。苑竹的山水画气韵正体现着“写意”精神下的中国山水画文脉传承。

        她的画作中,尤以太行山最为抢眼,笔墨劲健、气势恢宏,给人以飞动激荡的现场感。

        作品画面结构严谨,景物蓊郁,有曲折生辣之趣,笔墨苍茫浑厚,流露出豪迈壮观之气,展现出一种山水大美的雄风。她强调线条的支柱作用,通过线条支撑起画面的框架,大笔墨勾勒,突出主体山脉的“霸主”地位,整幅画面,强势袭人。而在皴勾时,又有意识地打破勾与皴的界限,亦勾亦皴,侧锋积墨,反复叠加,真实地表现出太行山石所特有的表层肌理与体面组合,直到苍郁充盈。她醉心于具体的山脊、陡坡的描绘,追求平凡中的厚重与伟大,在充满张力的笔墨下,浑然天成、鬼斧神工,匠心独具,笔墨间传达出中华民族宁折不弯、不屈不挠的命运与沧桑。

        苑竹出身于文化世家,长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,积淀厚实。她善于学习,通过长期看书、阅览、参观各类展览,揣摩传统技法和名家特点,心摹手追,努力把所见、所闻、所感化为自己的东西,取长补短,创立面目;又通过参加山水画大家路怀中先生高研班,得到悉心指导,技艺进一步得到提升。

        她笔下的山水画笔意连贯、由一而终,相机生发,山势生动,风起云涌,浩荡磅礴。无论大幅巨帙,还是水墨小品,其用笔提得起、按得下,墨色由浓至淡、由湿到苍,挥洒自如。苑竹有长期书法的功底,善用笔,亦善用墨,除浓淡相破外,干擦和淡墨相互濡染,增补了笔墨的厚度,使得画面更加饱满、丰润。

        她画中的“留白”也有其独到之处,无论杂树还是山体,都用笔简练。重峦叠障中,朱顶白墙的屋舍点缀其间,潺潺小溪穿林面过,朵朵白云闲庭信步,幽谷层峦,生机无限。“留白”不仅使气息畅通,同时也平添了“意境”和“韵致”,气韵相生,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。
        作品《白云深处》为4尺斗方,整幅作品章法安排得自然妥帖,苍润秀健、幽邃绵远的群峰丘壑间有茅舍若隐若现;冉冉升腾的白云缭绕着群山翠壑,仿佛将山路淹没,犹如“白云深处有人家”的诗画一般呈现眼前;画面上部群峰耸立,下面小溪湍急,潺潺流水,山石重叠,岸边林木盎然;中景则林树间隐约透出屋舍,炊烟袅袅。全图只有树干、屋宇、山石等处染有淡赭墨,其余多以墨青等复合色渲染,屋前小溪,由钛青蓝、头绿、藤黄等调制淡染,清澈见底,透沏如镜,一股清新幽逸之气荡然而生,令观者顿时心生向往。

        作品《清音》表现的是太行山水中温婉静雅的一面,虽然还是山峦耸立、硬朗雄浑,但是把它处理成了远景,而近景部分是由小桥栈道、屋舍水塘、青丛短树来表达生活的恬适细腻。细微处,用墨由淡至浓,反复积墨十数遍,山石肌理清晰可数;粗旷处,则一笔带过,极尽大气。而两者又恰到好处地有机融合,浑然天成。

        除了锤炼技艺,自我提升,苑竹还创办了“苑竹画坊”,吸引更多的热爱书画艺术的人们参与公益文化活动。5年来,先后深入到社区、企业、乡村,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慰问看望老党员、组织“艺术进万家”公益活动等50余场次;积极助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,策划组织大家手绘文化墙,为抗击疫情和乡村振兴组织捐献书画作品百余幅。

 

作者:彭海峰

来源:燕赵时讯

 

推荐文章